西安人或许都知道飞机城,知道这里诞生了飞豹、轰六;西安人也知道航天城,知道无论是长城火箭还是神舟飞船上都有西安的印记……但是,这些天上的事物多少和这座城市的人们有些遥远。
直到有一天,这座城市的规划者发现,走在高技术最前沿的航空航天产业也可以落入凡间,成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。北边,国家级航空产业基地;南边,民用航天产业基地,两大基地相继诞生,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成果,聚焦这广阔的航天航空市场,在为中国大飞机助力,为中国打造商用卫星基地的同时,助推西安的经济飞进更高的空间。
从独占性资源到支柱性产业
阎良,中国的飞机城。1958年,年轻的新中国着手建立自己的现代航空工业,全国唯一、实力最强的大中型军民机设计研究院——中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;全国最大的大中型军民机制造企业——西安飞机工业(集团)有限公司;全国唯一的飞行试验研究、鉴定中心——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……在这里纷纷落户。飞豹上天、运七投入客运,新舟60首航……这个不过24万人口的小城区,支撑了中国航空业尤其是军机的半壁江山。
航空工业强,航天工业也不弱。长城火箭、神舟飞船,从发动机到逃逸舱,坐落在西安的一批科研院所为中国航天事业默默奉献。西安的这些独占性资源,已经形成了集飞机、火箭、卫星设计研究、生产制造、鉴定、教学为一体的航空航天产业体系。
可让本土专家学者扼腕叹息的是:西安辖区内的航空航天产业,更多的是为国防服务,被动聚集,虽然不少科研院所和单位也曾涉及过民用领域,但一方面并未对真正的高技术进行民用转化,另一方面对西安本地的经济拉动作用也并不明显。
如何在承载着发展中国航空航天事业梦想的同时,将航空航天产业的高技术优势转化为西安的产业优势,推动西安经济增长呢?在决策者不断思考探索之时,国家开始大力扶持发展民用航空航天产业,机遇又青睐了西安这个有准备的城市。
2005年3月,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启动建设,这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。这里要大飞机、支线飞机、通用飞机“三机并举”,并以通用飞机作为产业突破口,发展航空产业集群,辐射陕西,带动全国。2006年7月2日,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在长安区成立,并于2008年4月升级为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。这里要打造世界级的商用卫星基地。经过4年建设,航空产业基地的发展空间已变为“一区四园”,除了阎良,在蒲城、咸阳、宝鸡凤翔布点。以航天民用产业为主、军民结合为特色的现代化航天科技产业基地也初具规模。
尖端技术进入民品迸发新活力
航空、航天向来是尖端科技的聚集区,而两个基地就像一个平台,拉近了这些曾深居山林、有些神秘的航空航天企业、科研院所和本土经济的距离,让走在科技最前沿的航空航天技术迸发出无限活力。